日剧《那你来做做看》揭示婚姻中的父母对标现象

很多人在婚姻里,男人会对标爸爸,女人会对标妈妈。

最近有部黑马日剧《那你来做做看》,就把这个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男方是一个非常大男子主义的人。

他认为做饭、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爸也这样,他爸在家里面很粗暴,所以妈妈一直在忍耐,在讨好,导致他觉得婚姻可能就是这样,男人就是要高高在上的,反正老婆会忍着。

女方恰巧就是一个讨好型的人。

在她的家庭里面,父亲是缺位的,基本不管家里的事情,妈妈每天都在抱怨,都在想要依附在谁身上,才能让整个家庭更好的生活下去,所以妈妈是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救赎,她觉得靠自己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

所以也导致了女方觉得,婚姻也好,感情也好,其实自己都得去照顾别人的感受,得捧着对方,让着另一方,然后让这个关系维持下去,否则的话,自己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没有独立生活和赚钱的能力。

所以当这样的两个人遇到一起,他们的需求就契合了。

男人对标的是自己的父亲,首先是他爸爸能做到什么,他也要去做到什么,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呢,他要比他爸做的好,所以这个男人好不好,基准线就是他的爸爸。

现实生活里面其实很多人也这样。

比如说,从小父亲就是比较暴力的,可能会打老婆,打孩子,那么这个男人是咬着牙长大的,他最重视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脾气,无论怎么样,他绝对不会去打人,哪怕我把所有的情感都憋在心里面,我很难受,很压抑,但我一句话也不说,我也不吵架,我也不暴力。

在他的视角里面,他已经是一个非常非常的好男人了,因为他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爸。

可是在老婆看来可能真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个男人什么都不跟我说,遇到事情就是憋着闷着,家里特别的低气压,其实从他的表情,就能够看出来这个男人是在压抑一些什么东西的,所以其实老婆心里面也有很多的恐惧。

又或者说,女方从小就看到,妈妈是怎么在为这个家去付出的,几乎是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会做好吃的饭,会收拾衣服,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也会做一些手工,所以她会觉得,自己一定要在未来的生活里面,能够超越自己的妈妈。

也就是说,女方的基准线,其实就是妈妈。

所以往往她也会变成一个承担这各种家务,任劳任怨的女人,可能这个丈夫她也没有那么的满意,但是她不希望婚姻出问题,不想吵架,不想离婚,因为一旦这样,好像就说明我其实没有妈妈那么厉害,妈妈可以把这些关系经营的很好,而且也不会一直像我这样抱怨,当我自己忍不住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很糟糕。

在她的视角里面,她已经拼尽全力了,好像也没法超过妈妈,但其实在关系里面,她没有做过自己,好像一直是在为了别人的目光,别人的期待去过。

丈夫也没有机会看到她心里面的这些情绪,这些压力,老婆从来不表达,他就觉得可能老婆是不介意的,所以他也一直觉得婚姻挺幸福的,有一个这么爱我的女人,那么这个婚姻里面,其实男方和女方彻底就没在同频沟通。

还有一种可能是双方的父母可能差劲到一个地步了,或者优秀到一定地步,导致孩子根本就不想进入感情。

比如,父母双方性格都很差,有出轨、吵架,家庭非常不和睦;或者父母都很优秀,都把心思放到事业上,给孩子的爱很少,家庭并不亲密。

他们会觉得我的父母都已经这样了,可能我找一个人,他会比我的父母对我更糟糕,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过。

或者说我自己的父母太好了,太幸福了,我觉得无论我找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超过他们,没有一个人比他们更爱我。

所以其实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是否成熟,对孩子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不知不觉在模仿父母,在以父母做范本,但当然这只是我们婚姻里面的一个影响因素。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去觉醒,完全按照这条路去走,其实很快就会发现婚姻会进入一个困局。

比方说男人就会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已经比自己的爸爸好很多了,为什么老婆还对自己有那么多的意见呢?因为他其实起点很低,他模仿的那个范本,可能是就是远远不够的。

或者说女方觉得自己在婚姻里面很压抑,很辛苦,但是男方从来都不看到自己,也是因为,可能她模仿的范本足够善解人意,但是从来都是忽略自己的,也就不知道如何去经营出一段自己想要的关系。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觉醒,我们要看到父母是如何去影响我们的,看到我们一直在极力去模仿谁,想要去超越谁。

而这个超越,在我们的感情里面到底够不够用,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还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在和人与人的碰撞里面,真正能看到另一方的需求,也看见自己的需要,这个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完善了我们的婚姻观,不再去怪别人怎么样,怪父母怎么样,完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人生责任,可能婚姻才会真正的幸福。

下面详细说说两种情况:

1.母亲很强势的男人,会长成两个极端。

2.童年缺失父爱的女孩,很可能找“父亲型伴侣”。

(一)母亲强势的男人

强势的妈妈有四个特征:自我中心,控制欲强,脾气暴躁,热爱干预。

家里所有事都得围着她来转,她说是对的,那就是对的,说是错的,那就是错的。

孩子只能按照她的方式来成长,为了保持绝对的控制,她还会一直去监控孩子的生活,看他日记,翻他书包,推门监视,在房间里装监控。只要孩子表露出不符合自己计划的行为,一定会有一顿大骂,要不就是道德绑架,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这么辛苦。

孩子从小就要和这个强势的妈妈相处,被逼出了假性自我——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模式,能配合妈妈的演出。

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只有两个极端。

第一,是变成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性格温吞,脾气巨好,但不擅长处理冲突,一吵架就会回避。妈妈已经帮她把人生都规划好把他的生活都过了,那他就无路可活,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你干点事情还会被骂,倒不如做一个傀儡只求得到宁静。

第二,是变成妈妈的复刻版。

脾气暴躁,控制欲强,要拥有绝对的权威,谁都不可以违抗他。妈妈暴躁,她就比妈妈更暴躁,长大后他妈都管不了,他才可以开始自己的人生,他的强势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但是一个孩子,基本没法真正做到去恨自己的妈妈。他们对母亲的感受是又爱又恨,又想逃离,又渴望他们的爱,长大后他们在爱情里往往也会去完成这个期待。

失去自我的人,就很需要一个引领者。

他们总是会被那些独立,强势自我的女人吸引,可是他又不希望这个人完全像他的母亲一样,他期待伴侣能够看见他长期的压抑和痛苦,特别希望伴侣在管控自己的时候,也能尊重自己的意见,能温柔体贴,照顾这个受伤的自己。

而强势暴躁的人同样会爱上那些强势的女人。他总是希望通过征服她,改变她,去弥补过去的遗憾,童年的时候,他没有力量和妈妈对抗,只能被动的接受她的控制,长大后他希望自己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利,去安抚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

所以这类人往往都是妻子优秀,强势,独立,但他们却总是偷偷出去找一个柔弱的第三者。

因为最后他们才会发现,自己一开始爱上一个人,原来是因为过去的创伤,是因为自己渴望伴侣弥补童年受伤的自己,而他更需要温柔知性,崇拜自己的人,来填补过去不被重视的感受。

真相就是,大部分人都希望在婚姻中找到一个优化版的父母,这类人无论是自己的成长还是要给伴侣幸福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

如果你的伴侣是这类人,你看得见他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就会知道如何跟他相处——调整你和他互动模式里的强势配比,既有主导感情的能力,也能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他温柔理解的感受,倾听他的想法,他基本就离不开你了。

(二)童年缺失父爱的女孩,很可能找“父亲型伴侣”。

一个人选择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内在的“缺失”影响。

父爱缺失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物理性的缺失。也就是和父亲很少见面或没有见过面,比如从小父母离婚跟着母亲生活,或者父亲很少回家,所以很少得到父亲的爱。

另一种是父亲角色缺失。比如父亲很懦弱、父亲在家庭里没有存在感,等等,也会导致孩子感受不到父爱。

这类女孩长大后,往往在感情里有这些特质。

1、对伴侣期待过高。

因为缺少稳定的爱,会希望另一半不仅能承担伴侣的角色,要对自己温柔、包容,陪伴自己;

同时,还希望另一半承担缺席的父母角色,像父亲一样有力量、有担当、事业心足;像母亲一样温柔、细腻,对自己很宠爱;

多重的标准,很容易让伴侣觉得压力很大,觉得很难满足你。而你会经常表达对另一半的不满,因为要满足双重角色太难了。所以,很容易因为期待过高而推开另一半,感情到分手、离婚的地步。

2、执着于索取被爱感。

因为童年的缺失,内心是不完整的,有空缺的,所以会一直有索取感。有人表现得明显,“如果你爱我,就要送我花礼物,换情侣头像,凡事听我的……

用我想要的方式爱我,不然就是不爱”;也有人表现得不明显,感觉到失望不说,并期待对方发现,对方没发现就生闷气、冷暴力、逃避。

而这些行为的本质,是索取被关注、被爱,因为内心的缺失,你对关系很消极,会担心现在有的爱未来会变,对方可能是装的爱你,所以你会一遍遍去验证,拧巴、正话反说、用推开和伤害对方,看对方对你挽留在意的程度,来确认被爱。

然而,在这样的感情里,伴侣会感觉很消耗,很难感受到你的爱,会因为过于疲惫而离开你。

3、置换爱的思维。

穷养、缺爱的女孩,长大后,不配得感总会作祟。

一个人,如果方方面面很优秀,你们进入关系后,你的安全感会很低,担心他是新鲜感、会看不起你、会不爱了,他会不会喜欢上别人,各种担忧;而如果伴侣整体很优秀,但有某一些缺失,或整体不如你,你会感受到安全,觉得自己能把握对方,能掌控关系,相处会更坦然。

原因,在于,内心的缺失,小时候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长大进入亲密关系后,你会延续这种思维,用付出换取被爱,或者讨好型人格,很怕伴侣生气不满意。

而你的本质,是置换。

如果换不到,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一直被忽视、没有回馈,就会对关系失望,产生毁灭心理,从讨好型变成讨坏型,生气、吵架、责骂、冷暴力伴侣,用施压的方式让伴侣爱你,而对方要么和你冲突,比如吵架、攻击,要么远离你,比如冷战、冷漠、不在意你。

关系只会恶化。

所以,因为"缺失“,你无法经营好亲密关系,越渴望被补足,关系会变得越差,最终很容易引发彼此的分手、离婚。

一个自己不完整的人,长大后若想把亲密关系当成补给站,从伴侣身上去找补,这样的关系是很难长久的,伴侣会觉得你向一个无底洞,需要不停的满足你、向你证明爱,最后一旦超过限度,关系就会破裂。

#结没结过婚的人都共情了##婚姻生活##微博兴趣创作计划#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