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最赚钱机场诞生!

来源:民航之翼

相对航空公司而言,机场的效益改善更快。

与大部分航空公司还在亏损中苦苦挣扎时,大型机场盈利能力持续得到改善。

毕竟,航空公司内卷式竞争、票价下跌并不能传导到机场身上,机场具有地域自然垄断地位,特别是大型机场,是“一线难求、一刻难求”,不涨价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有人会说小机场亏钱,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小机场就应以公益性为主,地方财政要支持。

我国上市机场总共有7家,A股有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海南机场,H股有首都机场、美兰空港。

2025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机场全部实现了盈利。

其中,最赚钱的机场无疑就是上海机场。

2025年上半年,上海机场:

营业收入63.53亿元,同比增长4.78%

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23.59%

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上海机场的业绩是这样的:

收入54.55亿元

净利润28.08亿元

净利率超过50%。

这样的利润率在全部A股市场,只有吃药喝酒的股票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所以,上海机场也被誉为:

机场茅。

最高时股价达到了88.9元,市值也超过了千亿。

不过,后来因疫情冲击,业绩和股价双双下挫。

虽然疫情给上海机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如今民航又恢复了增长,尤其是2024年以来浦东机场的国际旅客增长非常快。

或许,那个机场茅又回来了!

2025年上半年:

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41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1%,排名全国第1。

上海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2460万人次,同比增长4.75%,排名全国第8。

两家机场合计高达6576万人次,高居榜首位置。

特别是浦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820万人次,占比达到44.2%。

与2019年上半年1940万人差距不大了。

依靠虹浦两场兄弟同心,上海依然雄踞国内第一航空城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全民航所有机场中,净利润唯一超过10亿元的。

实际上,由于目前虹浦两场实现了整体上市,上海机场的收入已经超过2019年的同期了。

不过,这与2019年上半年28亿元的净利润纪录相差悬殊。

翼哥认为主要在免税收入:

从航空性收入来看,2025年上半年29.2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4.6%。

从非航空性收入来看,2025年上半年34.3亿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收入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其中与免税收入高度相关的商业餐饮收入10.9亿元,比2019年上半年少了16.8亿元。

主要是免税收入大幅减少。

这无非是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出入境旅客量仍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

上半年同期比,还少了120万人次。

是旅客人均消费金额明显下滑。

浦东机场的免税收入与中免免税店收入紧密挂钩的,受消费下行影响,现在旅客购买免税品的意愿大幅下滑,给浦东机场的免税收入带来了影响。

三是免税分成模式进行了调整。

中免与浦东机场免税店租赁协议对收入分成模式进行了调整,也影响了浦东机场的收入。

总之,机场茅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不过,上海机场的业绩仍在稳步提升,足以笑傲整个民航业!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