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有位响当当的女作家,叫玛利亚·格拉齐亚·卡兰德罗内。
她被称为“20世纪最有名的弃婴”,8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母亲遗弃在罗马广场。
之后母亲一系列反常举动,被当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玛利亚也因此走入公众视野。
背负着“弃婴”的身份长大,玛利亚特别想搞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她不遗余力地寻找母亲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线索,但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2021年,玛利亚偶然接触到一位母亲的同乡,事情才有了眉目。
经过一年的追踪调查,她终于拼凑起母亲露西娅绝望又充满抗争的一生。
她将母亲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名为《露西娅逃离的29个春天》。
在书里,发黄的法院档案、泛黑的旧报纸、陌生人的记忆残片中,竟隐藏着一位底层女性被世俗和偏见围猎的29年人生。
玛利亚说:
当我了解到露西娅的故事是一个巨大的、不应该遭受的苦难时,我就想写她以及其他所有遭受同样不公正待遇的女性。
身为女性,我们在这个凉薄的世界里,被世俗规训,受偏见压制,遭受过太多不公。
但我想说的是,身为女人,不必抱歉。
即便被苦难层层围住,我们也要有出走的决心,逃向人生的春天。
1
你不必因为性别歧视
而默默忍受不公
1936年冬的一个清晨,露西娅降生在一户农夫家。
作为家里的第四个女儿,露西娅一出生就被重男轻女的父亲厌弃。
她从小到大睡在牛棚马圈,穿的是满身补丁的旧衣,吃的也很粗糙。
但天性活泼开朗的露西娅,并没有因此闷闷不乐。
每天干完农活,她就像头小马驹,欢快地跑向田野。
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曙光刚擦亮天边,露西娅给牛和兔子送去干草,还时不时给它们一些加糖的胡萝卜;
她把大麦、小麦、玉米粒撒给大鹅和火鸡,跟着鸡崽子们,在鸡鸣、狗吠、牛叫中欢快地跳舞。
每年春天,杏花刚开的时候,露西娅就去赏花看鸟,逗弄着松鸦、山雀,飞来飞去。
走在大街上,露西娅昂首阔步,大方地和人打招呼,大伙都夸她漂亮有礼貌。
唯独父亲,总拿她和男孩比,说什么女孩子没法传宗接代,干活也没力气。
但露西娅才不管,该怎么玩还怎么玩,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很美好的童年。
一直以来,原生家庭的性别压迫、社会上不友好的对待,像一座座大山,沉甸甸压在女性们的肩头。
仿佛生而为女,是一件很倒霉,很不幸的事。
太多人在这种性别歧视中自惭形秽,默默忍受。
但事实是,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任何一位女性,都可以挺直腰杆,痛痛快快地活。
无论外界如何怠慢,咱们别小看了自己。
就算无人看好,咱们自己也要争气。
2
你不必因为满足不了别人的期待
而感到抱歉
在书里,作者公布了一张露西娅读小学时的照片。
照片里,露西娅一头茂密的棕色卷发,闪闪的大眼睛格外动人。
我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由衷地钦佩,小小的露西娅竟为自己争取到读书的机会。
原本,照父亲的安排,女孩子天天在家做家务,干农活就行。
但露西娅不想这样,她向教会求助,并在教会帮助下,顺利入学。
她成绩非常棒,只可惜读到二年级后,还是被父亲拽回了家。
父亲希望她成为乖巧的农妇,但露西娅却偷偷地与父亲的期待对抗。
干活之余,她叫着伙伴们漫山遍野地跑,还认识了一个叫托尼诺的小男孩,开启了一场青涩的恋爱。
结果这事,彻底激怒了父亲。
露西娅被抓回家暴打了一顿,托尼诺则在父亲的恐吓中,远走他乡。
一时间,露西娅成了不检点的“坏女孩”,令所有人都失望透顶。
但她并没有为此感到抱歉,也没有哀求任何谅解与宽恕。
她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继续脚踏实地地生活。
看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如果你为了适应所有人而修剪自己,很快就只剩下骨头。
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女人为了别人一句认可,拼命讨好,过度付出。
到最后,反而不被珍惜,被随意舍弃、践踏;
有的女人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一次次逼自己做得更好。
结果受尽委屈,却得不到外界的一丝安慰……
从她们身上我看到:女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在迎合外界中丧失自我。
一定要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别人的期待是别人的事,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只能咱们自己说了算。
3
你不必扮演好各种角色
你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看书时,最令我痛心的,是露西娅婚后的遭遇。
托尼诺走后,父亲为露西娅安排了一桩婚事。
婆家是村里的富农,但未婚夫路易吉,却脾气暴躁,喜怒无常。
对于这桩婚事,露西娅一万个不情愿,苦苦哀求父亲取消婚约。
但村里的长辈们却劝她,你要做个好女儿,未来做个好妻子,好媳妇。
露西娅见哀求无果,只能豁出命去逃跑,结果几次三番被抓回来殴打。
最终,她满身伤痕、脸色惨白地被套上婚纱,送去了婆家。
婚后,她在婆婆的虐待与丈夫的殴打中,妥协了。
她拼命劳作,像仆人一样伺候丈夫,但换来的是什么呢?
是更惨无人道的虐待。
丈夫像驱赶母猪一样,拿着鞭子把她打到众人面前,以羞辱她为乐;
婆婆则更喜欢看她忍饥挨饿,经常一两天不给她吃饭,直到她快饿死了,才丟一块肉在地上,看露西娅狼狈地吞下。
露西娅逃跑过好几次,但总会被人抓回来,拴上铁链,绑到婆家。
原本明媚健康的露西娅,很快就变得形容枯槁,瘦弱如柴。
更可恶的是,明明是丈夫路易吉没有生育能力,全家却怪露西娅生不出孩子。
后来,露西娅忍无可忍,跟着一个叫朱赛佩的男人跑了。
尽管未来的路依旧艰难,但起码露西娅为自己活了下来。
她从女儿、妻子的身份中逃离,开启了属于她自己的一生。
只可惜,现实中很多女人活了大半辈子,都不知道为谁而活。
为了做好女儿,忍受着父母的偏心,让全家人在自己身上吸血;
为了做好妻子,每天灰头土脸地围着家务转,把自己活成老妈子;
为了做好母亲,更是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一心只为了孩子考虑。
她们没有自己的时间、爱好、追求,更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因此我们不要再困守在一个个角色中,配合别人唱戏。
要先成为自己,再决定要不要成为别人的谁谁谁。夺回主体性,才能把命运牢牢攥在手中。
4
你不必害怕别人说什么
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露西娅逃离前,关于她的谣言就很多。
村里的男人们,最喜欢拿她打趣,女人们则在背后说尽闲话。
与朱赛佩私奔后,露西娅更是受尽“荡妇羞辱”。
为了躲避流言,露西娅这才去到了千里之外的米兰。
刚到米兰不久,露西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沉浸在孕育生命的喜悦中。
1964年10月底,露西娅在医院产下一名女婴,就是作者玛利亚。
为了给孩子开出生证明,露西娅只能在父亲那一栏,填写路易吉的名字。
虽然孩子的父亲是朱赛佩,但法律上认可的路易吉,才能出现在孩子的档案中。
不久后,玛利亚患上肺炎,住院时,医院竟联系到路易吉,让他来支付医疗费。
结果,路易吉发来一封信件,上面赫然写道:
露西娅与人私奔,玛利亚是野种,而法院也正式判露西娅有背叛家庭罪。
因为这封信,在米兰的露西娅,再次深陷舆论旋涡。
责骂声更猛烈地涌来,但为了女儿,露西娅扛了下来。
别人说她什么,她都假装听不见,就算指着鼻子骂,她也无动于衷。
她隐姓埋名四处打工,总算在米兰和女儿有了安定的生活。
有人说,女性不是性别,而是一种处境。
在女性的处境里,多的是乱七八糟的流言,嬉皮笑脸的闲话。
你越是去澄清,越想得到外界的认可与喜欢,就越容易受制于人。
倒是什么都不在乎了,反而能为自己闯出一条生路。
因此别怕被讨厌,凡事不往心里去,那些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
露西娅坚强勇敢,又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
她为什么要遗弃女儿,又在遗弃女儿后,同朱赛佩一起投河自尽呢?
书的最后,作者揭晓秘密。
因为过度操劳,露西娅身体垮了,干不了重活,赚不来钱。
而朱赛佩也惨遭失业,欠了一屁股债。
经济上的窘迫,把他们逼到了绝境。
但为了给女儿一个好的未来,他们选择去罗马富人区,遗弃她。
看见有好心人将玛利亚抱走,露西娅这才永别了人世。
露西娅的生命,定格在29岁,但至少因为抗争,她有过29个春天。
而生活中,有多少女性一辈子被世俗牵制,在生而为女的愧疚中受尽磨难。
隐忍谦让、过度牺牲、先人后己、遭遇歧视……
这些我们默默忍受了很久的事,其实并不值得。
倒不如换一副凌厉的面孔,向一切不公说不。
不必理会那些性别歧视,不必扮演好什么角色,不必迎合任何人,更不必听他们说什么。
就潇洒地做自己,像旷野中随风起舞的野草,以饱满的生命力,在这个世界稳稳扎根。
你自由、坚韧、美丽、灵动、勇敢……
所以,不必抱歉,请大胆地为自己而活。
与朋友们共勉。
发布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