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不孝顺公婆该咋办?” 60岁婆婆说出4个字,句句扎心!

"儿媳妇不孝顺公婆该咋办?"

我今年六十岁,前几天在小区里和几位老姐妹聊天,大家聊起各自儿媳的一些事。我听着,忍不住说了四个字:“换位思考。”

当时大家都安静了一下。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好像说到了每个人心里。从做媳妇到做婆婆,这几十年让我慢慢体会到:家不是一个争对错的地方,而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

一、矛盾从哪里来?少了“换位”,多了“计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儿媳不够孝顺,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站到了她的对立面。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很常见:

有的婆婆总嫌儿媳不怎么忙家务,却没注意到她每天接送孩子、辅导作业,晚上回到家已经非常累;

有的婆婆抱怨儿媳周末不常来看望,却不知道她一直在加班调休,其实是想凑出时间带全家人一起出去走走。

说实话,婆媳之间哪来那么多“孝”与“不孝”?更多时候是你觉得委屈,我也觉得辛苦,缺的就是那份将心比心。

我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

有一次,孙子发高烧,儿媳整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又要送孙女上学。我看她眼睛通红,就去菜场买了菜,回来煲汤,顺便把接送孩子的活也揽了下来。那之后,儿媳明显跟我话多了,有一天她拉着我说:“妈,你真懂我。”

你看,感情都是处出来的。

二、相处之道:四句实在话

1. 少指挥,多尊重

儿媳怎么带孩子、怎么做家务,那是她的事。我年轻时也烦婆婆指手画脚,所以现在尽量不插嘴。比如她让孩子看平板学英语,一开始我也嘀咕,后来发现她不仅控制时间,还陪着孩子一起跟读。我就想:方式不同,但心是一样的。

有句老话说得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你先给出信任,她才会回报真心。

2. 少挑理,多帮手

嘴上说“辛苦了”不如动手帮一把。去年儿媳感冒,我主动帮她接送孩子、做饭熬汤。她后来跟我说:“妈,你帮我这一次,我记很久。”

像我老伴,一看儿媳弯腰捶背,就使眼色让儿子去帮忙。行动比说话管用得多。

3. 少比人,多夸人

最伤人的话就是“别人家的儿媳多好”。我从不这么说。我家儿媳平时不爱买东西,但我每次不舒服都是她跑前跑后配药、带我看医生。这难道不贴心吗?

《礼记》里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你尊重她,她自然敬重你。

4. 少计较,多糊涂

一个碗、一句话,没必要较真。有一次儿媳不小心把我老伴的茶杯摔了,紧张得不行。我笑笑说:“没事,碎碎平安,正好换新的!”她后来真买了一套更好的回来。

老人有点“糊涂”的智慧,这个家就更轻松了。

三、把儿媳当自己人疼

我常跟老伴说,对待儿媳,要像对女儿一样真心,但不能像对女儿那样随便。

真心是:记得她爱吃什么、生日过节备个小礼、情绪不好时陪她说说话;

不随便是:小两口的房间不随便进,他们吵架我不偏袒儿子,她的隐私绝不过问。

之前儿子儿媳为小事争执,我先把儿子说一顿:“你媳妇一天到晚带两个孩子容易吗?”转头又安慰儿媳:“别往心里去,有啥事妈站你这边。”

后来小两口和好了,儿媳跟我说:“妈,你是真疼我。”

姐妹们,咱这年纪了,图的不就是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吗?婆媳之间本没有血缘,全靠日常一点一滴真心换真心。少点计较,多些体谅,家才是港湾,不是战场。

你们有什么相处的小故事?也跟我说说~

发布于:浙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